◎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P料即聚丙烯材料,其收缩率并非固定值,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说,PP料收缩率大致在1.0 - 3.6%之间,不同类型的PP料收缩率存在差异:
均聚PP(PP - H):作为最基础的PP材料,结晶度较高,成型收缩率相对较高,典型的线性收缩率范围是1.0% - 2.5% 。
无规共聚PP(PP - R):引入少量乙烯单体破坏晶体规整性,提高了韧性但降低结晶度,收缩率相比均聚PP有所改善,典型范围为0.8% - 2.0% 。
嵌段共聚PP(PP - B/Impact Copolymer):含有高弹性体含量的乙烯 - 丙烯橡胶相(EPR),结晶度进一步降低,收缩率通常在均聚PP与共聚PP之间,典型范围是1.2% - 2.2% 。
PP料收缩率受材料成分、加工条件及制品设计等多种因素影响:
不同类型的PP料由于结晶度不同,收缩率有所差异。结晶度越高,收缩率相对越大,如均聚PP结晶度高,收缩率也较高;无规共聚PP和嵌段共聚PP结晶度相对较低,收缩率也相应降低。
模具温度:是重要的可调参数之一。模具温度越高,PP材料内部的分子链有更多时间松弛重排,结晶过程更趋完善和均匀,提高模具温度(60 - 90°C)能显著降低收缩率(尤其是后收缩)并提升尺寸稳定性。
保压压力与时间:充分的保压压力能将额外的熔体压入模腔,补偿冷却凝固阶段的体积收缩。过低的保压压力或过短的保压时间是造成制品凹痕和大收缩率的关键原因,优化保压是降低收缩率的实用且重要的低成本手段。
熔体温度与注射速度:较高的熔体温度和适中的注射速度有助于降低熔体粘度和取向应力,利于充填和结晶均匀性,从而适度降低收缩率。
冷却速率:冷却速率越快,PP料固化时的收缩率可能越小;反之,则可能增大。
制品的形状、尺寸、壁厚等设计因素也会对收缩率产生影响。例如,壁厚较厚的制品收缩率可能相对较大。
为获得更准确的PP料收缩率数据,可参考以下方法: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在实际操作中,先测量模具的尺寸,再测量成型后的产品尺寸,通过计算塑料制品在成型后与原模具尺寸之间的差异百分比得到收缩率。为保证结果准确,建议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查阅技术手册或咨询供应商:查阅相关的技术手册或咨询材料供应商,获取特定PP料在特定条件下的收缩率数据,这些数据通常基于大量实验和测试得出,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本文地址: http://huishouren.com/post/79115.html
文章来源:回收人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